責任編輯:李士環
作者:徐九仙 吳濤(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博士、教授)
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在加速演進。所謂“加速”,更多強調的是一個物體在原有運動基礎上,每秒內產生的速度由低到高、由快到慢的運動過程。這是一個可以預測的、具有前瞻性的變化。具體來看,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表現:
首先,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刻影響國家前途命運與人民生活福祉。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重塑全球經濟結構。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移動通信、物聯網、區塊鏈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突破應用,以合成生物學、基因編輯、腦科學、再生醫學等為代表的生命科學領域孕育新的變革,融合機器人、數字化、新材料的先進制造技術正在加速推進制造業向智能化、服務化、綠色化轉型,以清潔高效可持續為目標的能源技術加速發展將引發全球能源變革,空間和海洋技術正在拓展人類生存發展新疆域。
信息、生命、制造、能源、空間、海洋等領域的一系列原創突破,為前沿技術、顛覆性技術提供了更多創新源泉。學科之間、科學和技術之間、技術之間、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之間,日益呈現交叉融合趨勢?梢哉f,科學技術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國家前途命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人民生活福祉。
我們要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融合發展的契機,以信息化、智能化為杠桿培育新動能,推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推動產業技術變革和優化升級,以鼎新帶動革故,以增量帶動存量。
其次,國際力量對比格局發生深刻變化,必須做好應對新挑戰的準備。
霸權秩序的終結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重要內容之一,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現加速了這一進程或者說是重要的分水嶺。在此次疫情的應對上,傳統發達國家沒有展現出相匹配的經濟、科技和制度優勢。素以“世界領導者”自居的美國,不但沒有釋放團結合作的信號,更沒有體現發揮全球領導作用的意愿和能力。由此,美國維系霸權秩序所依賴的硬實力和軟實力都受到了重大挑戰,由歐美發達國家主導世界的格局正在加速變化。
在此大背景下,保護主義、單邊主義上升,世界經濟低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因非經濟因素而面臨沖擊,國際經濟、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發生深刻調整,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今后一個時期,我們將面對更多逆風逆水的外部環境,必須做好應對一系列新的風險挑戰的準備。
再次,人與自然的關系發生深刻變化,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
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是辯證統一、相輔相成的。我們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對大自然的傷害最終會傷及人類自身,這是無法抗拒的規律。
實踐充分證明,建設生態文明、推動綠色低碳循環發展,不僅可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而且可以推動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走出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我國向世界作出的莊嚴承諾,也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變革。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保持戰略定力,拿出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勁頭,明確時間表、路線圖、施工圖,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建立在資源高效利用和綠色低碳發展的基礎之上。
就“十四五”時期而言,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集中攻克老百姓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讓人民群眾實實在在感受到生態環境質量改善。
比如,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寬廣度,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有效保護居民飲用水安全,堅決治理城市黑臭水體;推進土壤污染防治,有效管控農用地和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
最后,中國與世界的關系發生深刻變化,世界各國人民的前途命運越來越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古往今來,過上幸福美好生活始終是人類孜孜以求的夢想。今天,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量子衛星、人工智能迅猛發展,人類生活的關聯前所未有,同時人類面臨的全球性問題數量之多、規模之大、程度之深也前所未有。世界各國人民的前途命運越來越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面對這種局勢,人類有兩種選擇:一種是,為了爭權奪利惡性競爭甚至兵戎相見,這很可能帶來災難性危機;另一種是,順應時代發展潮流,齊心協力應對挑戰,開展全球性協作。
中華民族擁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明,但近代以后歷經血與火的磨難。中國人民沒有向命運屈服,而是奮起抗爭、自強不息,經過長期奮斗,而今走上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康莊大道;仡櫄v史,支撐我們這個古老民族走到今天的,支撐5000多年中華文明延綿至今的,是植根于中華民族血脈深處的文化基因。
中華民族歷來講求“天下一家”,主張民胞物與、協和萬邦、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美好世界。我們認為,世界各國盡管有這樣那樣的分歧和矛盾,也免不了產生這樣那樣的磕磕碰碰,但世界各國人民都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擁有同一個家園,應該是一家人。
《中國國家形象全球調查報告2019》顯示,歷史悠久、充滿魅力的東方大國和全球發展的貢獻者是中國最突出的國家形象。涓涓細流匯成大海,點點星光點亮銀河。只要各方張開懷抱、彼此理解、求同存異,一起來規劃、一起來實踐,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目標就一定能夠實現。
責任編輯:李士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