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牛樂耕
——兼談德州城市名片的一種選擇
李文豪
地域名片是一個地區本質特征與核心精神的濃縮凝練,是一個地區最鮮明、最直觀的標識。作為自身特色及價值觀念的載體,它是地區認同感建構的重要元素,區域之內的人以此實現對地域的心理認同,而區域之外的人則借此強化對該地的辨識和認知。一個好的地域名片有助于一個地區強化對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升對外的影響力和競爭力。具體講,地域名片無論對地方發展還是地方宣傳都有著重要作用:于前者,如同豎起一面旗子,使人知所趨赴、有所依歸。作為共同的價值追求,政府據此確定發展規劃、明晰前進路徑,民眾據此凝聚奮斗力量、增強行動自覺。于后者,如同抽出一條主線,使人有抓手、能使勁。宣傳者得以頂層設計、整體謀劃、錨定目標、持續用力,既克服宣傳碎片化、點狀敘事、就事論事的弊端,做到由點及面、以小見大、普遍聯系,增強工作的系統性;又擺脫宣傳陣風式、主題多變、無綱可循的困境,做到積少成多、聚沙成塔、持之以恒,增強工作的連續性。
打造地域名片是一個從確立、光大到傳承的長期過程,更是一個多方參與、共同維護、全面強化的系統工程。名片一經確立,就要長期堅守并持續強化,鍥而不舍,久久為功,方能立得住、叫得響、傳得開、留得下。而提煉出一個得到本地認可、外界認同并能經受住時間檢驗的地域名片則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礎。提煉地域名片是一個過濾、篩選內容與凝練、升華表達相統一的過程。要萃取區域特征中最核心、最突出、最有代表性的內容,不是面面俱到、顧及所有,而是抓住根本、不計其余。只有透過紛繁復雜的現象看本質,不為表象所惑,不為細節所困,跳出“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局限,到達“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的境界,凌空俯瞰,整體把握,才能得出系統全面的而不是零碎片面的結論。表達要高度概括,“籠天地于形內,挫萬物于筆端”, 做到言簡意賅、辭約旨豐:寥寥數字,風光無限;片語之間,天地無邊。
確立地域名片需遵循如下原則:一是植根歷史、立足現實、引領未來。借鑒經濟學術語,就是實證分析與規范分析兼顧。既要講是什么,又要講應該是什么;既要講現實的狀況,又要講未來的目標和方向;既要能體現這個城市的精神、氣質和品格,又要能引領這個城市的發展、進步與和諧。二是有高度、深度、溫度。高度是指境界高遠。高度決定影響力和知名度,有高度才能傳得遠!熬痈呗曌赃h”,站位高、立意高、格調高才能吸引人、號召人、征服人。巍然聳立則令人矚目,卓然不群方受人推崇。深度是指思想深邃。深度決定生命力和持久度,有深度才能傳得久!案钫呷~茂,源浚者流長”,內涵厚重、寓意深刻、闡釋精辟,才能有價值承載力、心靈穿透力、時空跨越力,才能經久不衰、歷久彌新乃至世代相傳。溫度是指溫暖可親。溫度決定傳播力和接受度,有溫度才能傳得開!绊橈L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應民需、合民心、順民意,與受眾共情共鳴共振,才能感染人、打動人、引領人。力避自說自話、孤芳自賞、曲高和寡,切忌凌空蹈虛、華而不實、大而不當。三是具有唯一性、專屬性、排他性。內涵反映個性、外延界定清晰,確保名片只能為一地所獨享,而非他地可用,更非放之四海皆行。無需反復強調、過多解釋,只要聽到或者看到該名片,想到的就是此地且只能是此地。最怕自我感覺就是自己、津津樂道,而別人不知所云、一臉茫然。名片所含地名必須是地名全稱或者眾所周知的古稱、別稱和簡稱,以防產生歧義、出現雷同。四是易傳播、弘揚、光大。字無生僻、音不拗口、意少晦澀、簡潔流暢是基本要求!把灾疅o文,行而不遠!币v究形式之美,力求語言優雅、詞句對稱、結構和諧、朗朗上口。
特別強調的是,一個地域名片,文化內涵是必不可少的,畢竟經濟讓地方強大,而文化讓地方偉大。一個地方,只有認識到自己的精神追求,才能找到合理的發展定位;一個地域名片,只有賦予了文化內涵,才能擁有跨越時空的力量。所以,一個成功的地域名片應該包含自然和人文兩方面內容,或者是兩個名片,一個自然名片(包括風景、特產、地理、地形、地貌等),一個人文名片(包括道德、精神、文化、性格、價值觀等);或者是一個復合名片,涵蓋自然與人文兩個方面。前者如“好客山東”與“美德山東”,“休閑齊河”與“大義齊河”等。這類名片,自然與人文互為補充、交相輝映。筆者曾在《略論大義齊河》一文中指出:“如果說休閑齊河是一張自然名片,那么大義齊河就是一張人文名片;如果說休閑齊河是一張物質名片,那么大義齊河就是一張精神名片;如果說休閑體現齊河外在之感,那么大義則體現齊河內在之美;如果說休閑反映的是齊河的表層特征,那么大義反映的是齊河的本質特征!痹凇堵勑蓍e齊河》中進一步寫道:“大義是精神,休閑是氣質。如果說大義齊河是一張厚重的人文名片,那么休閑齊河則是一張亮麗的自然名片;如果說‘時傳祥故里、孟祥斌家鄉——大義齊河’叫響的是魂魄,那么‘齊魯溫泉城、濟南后花園——休閑齊河’展示的則是風韻!焙笳呷纭罢\義燕趙、勝境河北”“煙雨江南、詩畫浙江”“天下泉城、名士濟南”“海上花園、詩意廈門”“夢幻黃山、禮儀徽州”“山水宜城、人文安慶”等。這類名片,自然與人文渾然一體、相得益彰。兩種形式,各有千秋,各具其美,并行不悖。
具體到一個城市,名片能夠準確揭示城市靈魂、詮釋城市精神,全面提升城市品位、擴大城市影響。好的名片能使本地人更加熱愛這個城市,增強歸屬感和榮譽感;能讓外地人特別關注這個城市,心生崇敬與向往。那么,何為德州的城市名片?對此問題,見仁見智。我心中的德州城市名片是“中國太陽城、上善德州”。
中國太陽城,一個響亮的名字,值得擁有。其一,德州被稱為“中國太陽城”,實至名歸。這里是中國太陽能產業的發源地和最大集聚地,這里的太陽能企業引領世界太陽能熱利用行業發展潮流,這里是第四屆世界太陽城大會召開地和第二屆中國國際太陽能十項全能競賽舉辦地,這里有城市地標中國太陽谷、太陽能小鎮,這里被國家權威機構命名為“中國太陽城”。其二,“太陽城”內涵豐富、寓意深遠。其不應只理解為太陽能產業城,更應理解為新能源產業城,昭示德州堅持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路徑、致力成為中國綠色發展典范城市、為中華民族永續發展作貢獻的鮮明態度和堅定決心。尤為重要的是,太陽象征永恒、光明、生機、繁盛、溫暖和希望,“太陽城”就是溫暖之城、活力之城、希望之城、未來之城,展示著德州的青春活力和光明未來。想到德州,就想到青春;看見德州,就看見活力;感受德州,就感受溫暖;擁抱德州,就擁抱希望;投資德州,就投資未來。其三,德州作為中國太陽城已得到較為廣泛的社會認可,且已形成一定傳播基礎。擁有中國太陽城稱號,德州已占得先機,當珍惜擁有、強化優勢。畢竟,只有近者認才有遠者信。
上善,一個極富美感的詞匯、一種令人追求的境界,用在名片上是對一個城市的高度褒獎。其一,“上善”指至善、高尚的道德。上善德州即指德州乃大德之地、文明之城,其可作為道德品牌引領文明創建、厚植文明沃土、構筑道德高地。其二,“上善”亦指絕佳、極致的完美。上善德州指德州擁有絕佳的天時地利人和,包括絕佳的交通區位、絕佳的生活品質、絕佳的生態環境、絕佳的法治環境、絕佳的人文環境、絕佳的營商環境……其三,“上善”引申為上善若水,突出德州水韻。水文化貫穿德州古今:禹疏九河,其五在德,水孕育了這方土地;德州因地處德水(古黃河)之畔而得名,德州之“德”實為“水德”;德州漢稱“廣川”、唐為“長河”,始終與水有著不解之緣;德州既瀕黃河又臨運河,因黃河而名、因運河而興,黃河農耕文化與運河工商文化構成德州文化的底色。尤為重要的是,德州人具有水的品格:柔中有剛、開放包容、堅韌不拔、百折不撓、勇往直前……
“中國太陽城、上善德州”是一個復合名片,融自然與人文于一體,但又與普通復合名片不同,它不是兩個詞的一般組合,而是別有意境——通過詞意別解,帶來靈動,使兩個簡單并列、看似無關的詞,變成一個完整的句子,進而豐富了名片內涵,賦予了名片新意。這里,“太陽城”可理解為太陽之城、以太陽命名的地方,“上善”可理解為上天善待,于是,“中國太陽城、上善德州”變成了“中國太陽城——上善德州”,意即,在廣袤的中華大地上,德州能成為太陽之城的落戶地,擁有中國太陽城的美名,乃上天所賜,可謂上天厚愛、垂青、眷顧德州!爸袊柍恰迸c“上善德州”自然銜接,有機融合,后者解讀前者,讀來氣韻流暢、音韻鏗鏘。
“中國太陽城、上善德州”城市名片可分解為“中國太陽城”和“上善德州”兩個獨立名片,根據語境不同分別使用,如城市官方新媒體賬號宜使用相對簡潔明確的“上善德州”;還可延伸衍生出不同的子名片,如城市道德名片、城市旅游名片……但萬變不離其宗,所有這些都是城市名片在各自領域的具體化,以城市名片為統領,與城市名片一道,光耀宇內,聲傳天下。
。ㄗ髡呦凳形麄鞑扛辈块L,德州市廣播電視臺黨委書記、臺長)
責任編輯:牛樂耕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一百年前,中國共產黨的先驅們創建了中國共產黨,形成了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這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币话倌陙,[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我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創造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弊咦约旱穆,是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立足點,[詳細]
在中國古代歷朝所修的正史中,唐朝初年所修八史即《梁書》《陳書》《北齊書》《周書》《隋書》以及《晉書》《南史》《北史》和元朝后期所修《遼史》《金史》《宋史》,是在朝廷主持下的兩次大規模修史活動,其修撰所得共十一部正史,近于今日所見“二十四史”的半數。[詳細]
學史力行是黨史學習教育的落腳點,要把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的成果轉化為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實際行動。我們要堅持學史力行,把學習黨史同總結經驗、觀照現實、推動工作結合起來,同攻堅克難、擔當作為、解決問題結合起來,開拓進取、力行不輟,用苦干實[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在西藏考察時強調:“要在錘煉黨性上力行,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發揚黨的光榮傳統、賡續紅色血脈,用偉大建黨精神滋養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胸懷‘國之大者’,始終用黨性原則修身律己,切實以堅強黨性[詳細]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是中國近現代以來歷史最為可歌可泣的篇章,蘊含著無比寶貴的精神財富,是激勵我們不懈奮斗的力量源泉。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就要不斷從黨的百年歷史中汲取精神力量,把學習成效轉化為工作動力和成效。[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領導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之魂,是我國法治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法治最大的區別!边@一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最鮮明特征和最根本保證。國際國內環境越是復雜,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任務越是繁重,越要牢牢[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新征程上必須“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重要目標,是關系黨的執政基礎的重大政治問題。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詳細]
文明,是人類歷史發展至高級階段的產物。經過漫長的積淀與演化,數千年前,人類告別野蠻時代,踏上文明征程。在此進程中,人類文明的形態從來不是單一的,而是多彩的;文明的發展也從來不是單線的,而是多樣的。在人類創造的璀璨文明星河中,中華文明歷經5000多年風雨[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指出:“只要把握住歷史發展規律和大勢,抓住歷史變革時機,順勢而為,奮發有為,我們就能夠更好前進!痹诎倌陫^斗歷程中,我們黨始終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分析把握歷史大勢,正確處理中國和世界的關系,善于抓住和用好各種歷史[詳細]